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代谢专业分会

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代谢专业分会

Division of Metabolism, CSBMB

Division of Metabolism, CSBMB

科普-胰岛素的是与非

胰岛素的是与非

吕承安,孟卓贤[1]

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代谢专业分会

 

1920年代,胰岛素的发现与应用,宛如一位超级英雄登上了人类与糖尿病抗争的战场。应用于临床之后,胰岛素立竿见影的降血糖功效拯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——原本病弱不堪、形销骨立的病人,在胰岛素的拯救下重获新生,回归了正常人的生活。这些幸运儿成为胰岛素的活广告,满怀感激地分享着胰岛素的奇效。

 

那时的人们以为,糖尿病虽然还没有彻底被解决,但其危害至少已经被胰岛素牢牢控制住了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渐渐发现,胰岛素这位“超级英雄”也有自己的弱点。在拯救糖尿病患者的同时,它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。可以说,胰岛素的“是”有目共睹,胰岛素的“非”也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。


胰岛素的用量较难准确控制:用量过低降血糖效果有限,而用量过高可能导致血糖水平过低,引起头晕、出汗、心悸、颤抖、乏力、无力感甚至昏迷;持续的低血糖可能对大脑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,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

 

长期胰岛素注射导致的局部组织脂肪变也使胰岛素的疗效大打折扣。经常接受胰岛素注射的身体部位可能会被脂肪充盈,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形体方面的困扰,也影响了胰岛素的吸收,且增大了该部位的癌变风险。

 

胰岛素治疗可能会导致血糖的骤升骤降,而血糖的剧烈波动本身就可能对机体产生损伤,无助于缓解糖尿病的种种并发症。

 

此外,尽管罕见,但有些人可能对胰岛素或其添加剂过敏,可能出现皮疹、瘙痒、呼吸困难、喉咙紧张等症状。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导致休克和死亡。

 

当然,我们不能忘记胰岛素光辉的一面。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,胰岛素简直就是一根救命稻草。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,在其他降糖药物失效时,胰岛素也会成为行之有效的控糖助手。

 

如今,我们拥有更多类型的胰岛素,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。先进的胰岛素注射设备,如胰岛素泵等,让胰岛素使用更加方便、更加可控。我们对胰岛素的认知已经不断地在发展和更新,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,糖尿病的干预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。比如,医生可以利用胰岛移植技术,将健康的胰岛细胞移植到病人身体内,以替代已经损坏的胰岛细胞。虽然这项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,但是它有可能成为一种替代胰岛素注射的治疗方法。除此之外,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,也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。科学家可以通过基因编辑,修复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基因缺陷,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。

 

总的来说,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仍不可撼动,但同时也要注意胰岛素的一些副作用。未来,我们相信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,一定会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。



[1]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,杭州,浙江,310058


返回新闻列表